李不才作為非專業戲迷,對於莎士比亞(William Shakespeare, 1564-1616)改編電影一向是敬而遠之。首先,古典作品的美學觀與意識形態未必合於現代口味。以喜劇《威尼斯商人》(The Merchant of Venice, 1600)為例,本劇有著反猶色彩,若要合於政治正確,改以同情的角度刻畫猶太放貸者夏洛克(Shylock),將瓦解整齣戲的結構。再者,莎士比亞以無韻詩寫作,對於伊麗莎白時代(Elizabethan era, 1558-1603)的劇場觀眾來說再正常不過。但要在電影呈現這些對白,只會加深「經典」的距離感,可謂仰之彌高,觀之彌遠。若要改寫對白,只保留劇情結構,那能否稱之為莎劇便大為可議。話雖如此,李不才初次看黑澤明執導的《蜘蛛巢城》(1957)時便嚇了一跳:觀片前我沒做功課,只衝著導演名氣,看了一大半才發現改編自莎劇《馬克白》(Macbeth, 1623)。只能說原則果然是拿來打破的,打臉還須送臉人。
《蜘蛛巢城》的改編不才想從三點談起:一、角色動機人性化;二、以「能劇」代表的日本美學;三、電影呈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