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《浪蕩世代》-遲來的美國現代派


  世界上有兩種人討厭《暮光之城》(Twilight);一種是被女朋友強拉進電影院的人,另一種是沒有女朋友可以強迫他進電影院的人。很不幸,我屬於後者。也因此凡是暮光系列的痴男怨女演出我一向敬而遠之。但一部我有興趣的電影題材被木瓜女搶去演,無可奈何只好吞下。

  《浪蕩世代》(On the Road, 2012)改編自「垮掉派(Beat Generation)」經典,傑克・凱魯亞克(Jack Kerouac, 1922-1969)的「半自傳」小說《在路上》(On the Road, 1954)。現今人們將垮掉派視為60年代解放運動的先聲:早在二次大戰後,便有一群年輕人以肉身證道,追求自我解放以脫離戰後保守的美國社會。奇妙的是,作為一個文化團體,垮掉派並沒有創作規則,我們能確定這一流派的存在,僅止於他們親密友好的關係。還是讓垮掉派的代表人物凱魯亞克自己解釋吧:「垮掉的一代的成員在二次大戰與韓戰之後正值盛年,由於對冷戰感到幻滅,他們致力於鬆綁社會與性緊張感,反對嚴格管理,去除與政治和宗教的神祕聯繫並主張物質簡樸的價值。

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

《逃離惡魔島》-卡繆的反抗者

在李不才的閱讀經驗裡有個心病,就像告白失敗在我心中留下苦澀的回憶-存在主義。存在主義作為當代思潮,如果只是在哲學領域發揮影響力,不才如我當然可以輕輕跳過,越過這堆礁石免得頭破血流。不幸的是,存在主義所關注的議題,正是現代人的精神危機,眾多的文藝創作亦著力於此,電影也當然不例外。也因此,許多看了有感的創作,讓我直覺喊道「這是存在主義」,卻有口難言。以李不才的才智,就算讓我吃了翻譯米糕觀落陰找海德格 (Martin Heidegger)上課,大概也是鴨子聽雷。所幸,我們還有存在主義文學-由卡繆(Albert Camus, 1913-1960)與沙特(Jean-Paul Sartre, 1905-1980)打開的坦道。

在卡繆的論述中,人要作為真正的人,必須體認到荒謬,即體認現實的無序:失去中心信仰、身體勞動則被化為機械零件、人與人不存在真正的溝通,成為現實的「局外人」。用馬克思的語言說,是人的異化。荒謬/異化是現代的產物,在神學/倫理破產,人的勞動技藝被工廠分工取代,人在精神與身體上,失去了和諧統一。當人意識到自身處境,處在非正義、撕裂的環境中,他了解到自己不是真正的人,而社會如同機械自行其是,讓他成為冷眼旁觀的局外人」,這種格格不入正是荒謬感而人之為人的價值,不在於道德規範(道德屬社會建構的變動物,亦可說是獲益階級的法則),而在於自由。這個自由並不是任性而為的自由,而是勇於對抗體制、維護正義的行動。自由意識便透過行動成就了人的價值。面對頑固的社會體制,自由人就如同希臘神話的西西佛斯(Sisyphus),在永恆的失敗中微笑以對。
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卓別林-偉大的喜劇來自不偉大的年代



巴贊創辦《電影手冊》為深具指標性的
電影期刊。許多新浪潮導演早年皆在此
發表影評。巴贊的電影美學,深深影響
這些大導演,故被譽為新浪潮之父
在開始本篇文章前,請容許我先來一句「幹拎巴贊(Andre Bazin, 1918-1958)!」李不才原本想針對卓別林(Charles Chaplin, 1889-1977)的喜劇貢獻寫篇文章,等看完他的後期佳作《凡爾杜先生(Monsieur Verdoux, 1947)、《舞台生涯》(Limelight, 1952)後,便準備著手動筆。好死不好手邊有一本巴贊的《巴贊論卓別林》,看完片後趁熱閱讀。嗯,「凡爾度先生就是進入金錢社會後的小流浪漢」,被寫了;「舞台生涯是小流浪漢的下台之作」,被寫了。巴贊還將小流浪漢視為超越單一文本的神話人物。在發展角色的過程,小流浪漢逐漸寫實化,劇情也趨向諷刺現實,因此,開口的默劇演員必須下台鞠躬。他奶奶的,我想講的、沒想到的、想得太淺薄的,天殺的全部被講光光。翻遍藏書,仍不出巴贊詮釋,只好舉手投降。本篇就當作資料補述,希望不損影評祖師爺風采。

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

《風雲人物》-喜劇經典今何在


李不才的網誌開張後,討論的內容一向是借題發揮、指西打東。這次就放下仇恨心,聊聊心愛的電影人-詹姆士・史都華(James Stewart, 1908-1997)。不才與許多人相同,接觸電影都是從IMDB Top 250開始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片單也看了七七八八,也藉此看了許多經典作。恐怖的來了:這個片單中,史都華的曝光率超・級・高!合作的名導演包括了卡普拉(Frank Capra)、劉別謙(Ernst Lubitsch)、喬治・庫克(George Cukor)、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、約翰・福特(John Ford)、安東尼·(Anthony Mann)等,經典作品多到不想羅列。撇開電影不談,史都華能文能武: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,亦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,親赴火線,官拜空軍上校,居家則是愛家愛民的老好人。阿娘為~縱觀影史,此君經歷恐無人出其右,美國總統不應該選三流演員雷根,史都華如果出馬競選,不才再度爛米國也會支持。

  史都華的名作甚多,最得我心的是其與卡普拉合作的喜劇《華府風雲(Mr.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, 1939)與《風雲人物(It's a Wonderful Life, 1946)。兩部喜劇中,史都華詮釋理想的美國中產階級形象:謙遜有禮、熱愛家庭、關注鄰里、對抗體制不公(財團、政府)的好男兒。單看上述文字,大概又是看小魚力爭上游不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的神話文本。但史都華刻畫的形象,是如同你我的一般人;不同處在於他沒有完善的「現實/社會」教育,一如他的角色:羞澀且擇善固執的大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