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

《生之慾》-人不瘋魔不成活

  
  黑澤明(1910-1998)是李不才喜愛的電影導演,但對他的作品接觸越多,導演的形象卻越模糊。被稱為大導演者,大凡皆有核心價值,論者可依其核心價值摸索出導演的創作脈絡(如童趣之於史匹柏、錢之於麥可貝)。但黑澤明可以拍出《七武士》、《戰國英豪》、《大鏢客》《天國與地獄》等商業鉅作,同時也能創作極佳的文學改編作,如《羅生門》(芥川龍之介小說〈竹林中〉)《蜘蛛巢城》(莎士比亞《馬克白》)、《白癡》(杜斯妥也夫斯基同名小說)《亂(《李爾王》)。兩種截然不同的成就模糊了黑澤明的核心價值,正如我們不能想像史匹柏與大衛・里恩(David Lean, 英國導演,代表作有《阿拉伯的勞倫斯》Lawrence of Arabia、《桂河大橋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)合為一體。他的晚期作品《夢》(1990)分段零散,各段並無共同的核心價值,雖能部分反映黑澤的創作歷程,但只能說是從黑澤明體系的不同器官切片,不足呈現整體。倒是中期創作《生之慾(1952)可視為創作自述:「人」應如歌德(Goethe, 1749-1832)筆下的浮士德(Faust),永不知足

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

《虎克船長》-原作排毒何苦深究


  身為資深的彼得潘症候群患者,不才對此定義為:「與其面對茫然無謂的未來,他們更喜歡拾執童年與少年回憶。」勇於向前的人不會回首前塵,童年對他們來說一紙小學畢業證書便宣告完結。彼得潘症候群的結業證明永遠發不完,他會收到一張一張告訴他該長大的通知書,但他會開闢無數檔案櫃為這些文件與回憶分類裝箱,四下無人時再偷偷品味。

  幾年前《蠟筆小新》作者臼井儀人因事故過世,當時我的心情:又一個檔案櫃被封存-童年記憶的終結不只是不再回想,回憶創造者消逝也是該段回憶的死亡證明;羅賓威廉斯(Robin Williams)對我而言也有相同意義。不才的成長階段正是羅賓的電影盛產期:《春風化雨》(Dead Poets Society,1990)、《睡人》(Awakenings, 1990)、《虎克船長》(Hook, 1991)、《阿拉丁》(Aladdin, 1992)、《野蠻遊戲》(Jumanji, 1995)、《家有傑克》(Jack, 1996)、《心靈捕手》(Good Will Hunting, 1997)、《美夢成真》(What Dreams May Come, 1998)、《心靈點滴》(Patch Adams, 1998)、《變人》(Bicentennial Man, 1999)等,這些電影羅賓扮演類似角色;好奇活潑的大孩子,寄宿在成人的身體,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。童年時代如果要選一個大人當朋友,羅賓絕對是個好選擇。

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

《春風化雨》-再見,基頓老師


  李不才的求學時代,一直是放牛班的萬年先發,要知道全校人數只要看我的考試名次便可得知。因此,不才一直對學校教育沒啥好感,連帶「教育文本(電影、小說)」也不再我的守備範圍內。少數例外大概就前兩年大紅的印度電影《三個傻瓜》(3 Idiots, 2009),與現在要談的《春風化雨》(Dead Poets Society , 1989)

  《春風化雨》的時代設於1958年,師生活動的Welton中學為歷史悠久的升學學校,旨在培育社會優秀人才,校風「尊貴、不凡、嚴苛到讓人吐奶」。新進的英語文學教師Keating,用活潑多元的方式讓這群住在監獄的孩子感受「」的真諦-自由。基頓的教學引起相當迴響,學生重組了「死詩人詩社(Dead Poets Society)」,從詩歌領悟愛、自由、忠實自我。這些信念被實踐時,有人追求真愛、有人學會語言以外的表達窗口、有人將自由提升至不可侵犯、有人為追求夢想不惜自戕。當基頓被視為學生反動禍首時,他離開學校,這群學生以基頓教導的行動告知,他們將堅守詩的信念。

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《激流四勇士》-因為暴力,所以人性

  
  李不才作為業餘影痴,少數不看的類型片,包含了測試膀胱強度的「驚嚇片」。解釋「驚嚇片」前,先為「驚悚片」定義:驚悚片以「人類心理」作為攻擊對象,不論是以校園(《魔女佳麗》)、科幻(《異形》)、精神病(《驚魂記》)、靈異(《閃靈》、《大法師》)、殭屍(《活死人之夜》)為創作背景,目的皆在「將人置於極端環境中,探究人性與社會」。因此,合於上述定義的驚悚片,值得玩味的便不是表面的血肉橫飛,而是潛藏的導演社會學。如希區考克受精神分析影響拍攝戀屍癖的《迷魂記》、人格分裂的《驚魂記》;殭屍片教父George A. Romero,用「活屍」隱喻「無產階級」

  至於「驚嚇片」,便是將「驚悚片」的社會分析去除,只保留「角色形像」、「拍攝手法」等創作公式。B片天王約翰・卡本特(John Carpenter)的《月光光心慌慌》(Halloween, 1978)便效法《驚魂記》,創造精神病殺人魔,心理分析的推演則丟得乾乾淨淨。說到螢幕殺人魔老祖宗,可能有網友已經要跳出來說1974年的《德州電鋸殺人魔》(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)才是人肉屠夫的先河。金拍寫,《激流四勇士》(Deliverance)1972年就上映了、相近題材的《稻草狗》(Straw Dog)則於1971年上映。

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《浪蕩世代》-遲來的美國現代派


  世界上有兩種人討厭《暮光之城》(Twilight);一種是被女朋友強拉進電影院的人,另一種是沒有女朋友可以強迫他進電影院的人。很不幸,我屬於後者。也因此凡是暮光系列的痴男怨女演出我一向敬而遠之。但一部我有興趣的電影題材被木瓜女搶去演,無可奈何只好吞下。

  《浪蕩世代》(On the Road, 2012)改編自「垮掉派(Beat Generation)」經典,傑克・凱魯亞克(Jack Kerouac, 1922-1969)的「半自傳」小說《在路上》(On the Road, 1954)。現今人們將垮掉派視為60年代解放運動的先聲:早在二次大戰後,便有一群年輕人以肉身證道,追求自我解放以脫離戰後保守的美國社會。奇妙的是,作為一個文化團體,垮掉派並沒有創作規則,我們能確定這一流派的存在,僅止於他們親密友好的關係。還是讓垮掉派的代表人物凱魯亞克自己解釋吧:「垮掉的一代的成員在二次大戰與韓戰之後正值盛年,由於對冷戰感到幻滅,他們致力於鬆綁社會與性緊張感,反對嚴格管理,去除與政治和宗教的神祕聯繫並主張物質簡樸的價值。

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

《逃離惡魔島》-卡繆的反抗者

在李不才的閱讀經驗裡有個心病,就像告白失敗在我心中留下苦澀的回憶-存在主義。存在主義作為當代思潮,如果只是在哲學領域發揮影響力,不才如我當然可以輕輕跳過,越過這堆礁石免得頭破血流。不幸的是,存在主義所關注的議題,正是現代人的精神危機,眾多的文藝創作亦著力於此,電影也當然不例外。也因此,許多看了有感的創作,讓我直覺喊道「這是存在主義」,卻有口難言。以李不才的才智,就算讓我吃了翻譯米糕觀落陰找海德格 (Martin Heidegger)上課,大概也是鴨子聽雷。所幸,我們還有存在主義文學-由卡繆(Albert Camus, 1913-1960)與沙特(Jean-Paul Sartre, 1905-1980)打開的坦道。

在卡繆的論述中,人要作為真正的人,必須體認到荒謬,即體認現實的無序:失去中心信仰、身體勞動則被化為機械零件、人與人不存在真正的溝通,成為現實的「局外人」。用馬克思的語言說,是人的異化。荒謬/異化是現代的產物,在神學/倫理破產,人的勞動技藝被工廠分工取代,人在精神與身體上,失去了和諧統一。當人意識到自身處境,處在非正義、撕裂的環境中,他了解到自己不是真正的人,而社會如同機械自行其是,讓他成為冷眼旁觀的局外人」,這種格格不入正是荒謬感而人之為人的價值,不在於道德規範(道德屬社會建構的變動物,亦可說是獲益階級的法則),而在於自由。這個自由並不是任性而為的自由,而是勇於對抗體制、維護正義的行動。自由意識便透過行動成就了人的價值。面對頑固的社會體制,自由人就如同希臘神話的西西佛斯(Sisyphus),在永恆的失敗中微笑以對。
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卓別林-偉大的喜劇來自不偉大的年代



巴贊創辦《電影手冊》為深具指標性的
電影期刊。許多新浪潮導演早年皆在此
發表影評。巴贊的電影美學,深深影響
這些大導演,故被譽為新浪潮之父
在開始本篇文章前,請容許我先來一句「幹拎巴贊(Andre Bazin, 1918-1958)!」李不才原本想針對卓別林(Charles Chaplin, 1889-1977)的喜劇貢獻寫篇文章,等看完他的後期佳作《凡爾杜先生(Monsieur Verdoux, 1947)、《舞台生涯》(Limelight, 1952)後,便準備著手動筆。好死不好手邊有一本巴贊的《巴贊論卓別林》,看完片後趁熱閱讀。嗯,「凡爾度先生就是進入金錢社會後的小流浪漢」,被寫了;「舞台生涯是小流浪漢的下台之作」,被寫了。巴贊還將小流浪漢視為超越單一文本的神話人物。在發展角色的過程,小流浪漢逐漸寫實化,劇情也趨向諷刺現實,因此,開口的默劇演員必須下台鞠躬。他奶奶的,我想講的、沒想到的、想得太淺薄的,天殺的全部被講光光。翻遍藏書,仍不出巴贊詮釋,只好舉手投降。本篇就當作資料補述,希望不損影評祖師爺風采。

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

《風雲人物》-喜劇經典今何在


李不才的網誌開張後,討論的內容一向是借題發揮、指西打東。這次就放下仇恨心,聊聊心愛的電影人-詹姆士・史都華(James Stewart, 1908-1997)。不才與許多人相同,接觸電影都是從IMDB Top 250開始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片單也看了七七八八,也藉此看了許多經典作。恐怖的來了:這個片單中,史都華的曝光率超・級・高!合作的名導演包括了卡普拉(Frank Capra)、劉別謙(Ernst Lubitsch)、喬治・庫克(George Cukor)、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、約翰・福特(John Ford)、安東尼·(Anthony Mann)等,經典作品多到不想羅列。撇開電影不談,史都華能文能武: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,亦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,親赴火線,官拜空軍上校,居家則是愛家愛民的老好人。阿娘為~縱觀影史,此君經歷恐無人出其右,美國總統不應該選三流演員雷根,史都華如果出馬競選,不才再度爛米國也會支持。

  史都華的名作甚多,最得我心的是其與卡普拉合作的喜劇《華府風雲(Mr.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, 1939)與《風雲人物(It's a Wonderful Life, 1946)。兩部喜劇中,史都華詮釋理想的美國中產階級形象:謙遜有禮、熱愛家庭、關注鄰里、對抗體制不公(財團、政府)的好男兒。單看上述文字,大概又是看小魚力爭上游不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的神話文本。但史都華刻畫的形象,是如同你我的一般人;不同處在於他沒有完善的「現實/社會」教育,一如他的角色:羞澀且擇善固執的大男孩。 

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

《魔警》-林超賢的自我因襲


  前文為港產電影存命脈-杜琪峰》寫到,香港回歸後,中港合拍片蔚為主流。苦心經營在地市場、並提升香港電影製作水準,首推杜琪峰。致力於此的中生代導演,則有林超賢、麥兆輝等人。林超賢近年推出《證人》、《線人》、《激戰》等作,市場影評兩相得意,實為中生代導演鋒頭最盛者。 

  李不才關注林超賢作品,是因王晶愛將張家輝近年轉型為實力派演員,而將其琢磨成器的伯樂,正是林超賢。《線人》的獨眼殺手、《證人》的冷血警官、《激戰》的肌肉猛男,張家輝每有突破。在合拍片風潮下,港產演藝界多是吃老本,向中國輸出八零九零年代的影視巨星,罕有中生代與新生代出頭。張家輝蟄伏十餘年,老演一些不三不四的角色,突然爆發升格一線男星,實為異數。 

  《魔警》是林張二人的第四次合作,自然讓我高度期待。看完以後,心中頗為失落。於是補看《火龍》、《神鎗手》,證實我心中所感:林超賢過度自我重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