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

為港產電影存命脈-杜琪峰


  前文《倩女幽魂》寫到,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,港片便進入滑水道的直線加速區宣判死刑。這股低潮直到中港貿易協定(CEPA)簽訂,使港片得以合拍片模式取得中國上映權,避免與外國電影競爭有限的外片名額,才逐步累積復甦生氣。合拍片暢銷歸暢銷,但是否仍是「香港製作」就大有疑慮:《畫皮》(陳嘉上)、《龍門飛甲》(徐克)、《投名狀(陳可辛)說是哪個阿共導演導的也不違和。至於其他掛著合拍片名號,只是讓大陸演員軋一小角的更不計其數(《證人》、《線人》的張靜初,《十月圍城》的巴特爾、李宇春)

  合拍片蔚為主流,仍能堅守香港本土市場、並維持創作質量的導演,唯有杜琪峰。翻開老杜的導演經歷,真的會嚇死人。九七以前的作品有:《阿郎的故事》、《天若有情》、《威龍闖天關》、《東方三俠》等作。1996年自組公司「銀河映像」後,有《孤男寡女》、《我左眼看到鬼》、《鍾無艷》、《百年好合》、《嚦咕嚦咕新年財》等「養家活口」暢銷喜劇。但真正神勇的還是風格之作:《暗戰》、《槍火》、《PTU》、《黑社會》、《柔道龍虎榜》、《神探》、《文雀》、《大隻佬》、《奪命金》等等。可以這樣說,九七以後維持「港片」命脈者,唯有杜老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