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

《天國與地獄》-黑澤明的構圖美學


  連續兩篇莎士比亞疲勞轟炸,李不才需要換換口味。前文《亂》—遠看很美,近看像鬼提到了黑澤明的鏡頭語言,這裡就用《天國與地獄》(1963)來聊聊吧。

  先從劇情結構談起。經典/安全的編劇手法,是先設置懸念解除懸念的場景,再依時序鋪陳各個要素。開場展示主要角色與故事的時空背景,並帶出劇情主軸/懸念。第二部分擴張開場已展示的要素,如人事物的交互關係,並放出懸念的線索。也可在此設置小高潮,將線索設為衝突的焦點。集結所有解除懸念的要素後,便可將衝突提升到高峰。此種手法在好萊塢的黃金年代被廣泛使用,觀眾可以很自如的觀看電影-雖是不同的作品,但是相同的節奏讓我們對劇情發展有所期待且不落空。

  用經典手法來檢視《天國與地獄》會發現此路不通。電影開場一家鞋業的要角討論經營方式與股權之爭,這時的懸念是權藤(三船敏郎飾演)能否取得經營權。綁匪原要綁走權藤的孩子,卻錯綁司機青木的兒子,仍要勒索贖金,權藤若是買單便會破產,懸念便轉為付款與否。權藤決意付款並與警方合作時,劇情發展為找回肉票並逮捕嫌犯。到此為止,懸念很漂亮的轉化擴充,善惡對決同時融入主角的良心考驗。但黑澤明在這裡賞了我們一巴掌-小孩平安救回了。導演似乎有意挑釁觀眾,若無視台詞只看畫面,這裡可以直接打上一個「」。總結電影至此的懸念發展:「經營權之爭-付款與否-贖回肉票-逮捕綁匪」。身為平頭百姓的權藤在前三項了結後,便只能將主角的位置讓出,由警方繼承。主角錯位的結果導致影片被分成了兩半,觀眾被迫將焦點轉向警匪對決


  更替主角換置懸念的手法並非黑澤明首創,大導演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《驚魂記》(Psycho, 1960)便是經典範例。電影的前半我們關心盜用公款的瑪莉安(Marion)能否平安出逃,豈知一個淋浴場景就把女主角送去吃便當。頓失所措的觀眾,看著畫面上唯一的要角只剩下旅館主人諾曼(Norman),我們開始追隨他的目光,看著他為凶手-「母親」掩藏罪證,並在情感上所有帶入。電影下半部,名義上的主角雖為瑪麗安的妹妹與男友,但希區考克特意將主要視角數度切換,使我們的情感認同不能統一-兩位新主角、緝凶偵探、諾曼/母親、心理醫生-觀眾被放置在視點多元的全知角度觀看全局。當所有線索蒐集完畢,我們才從心理醫生的口中了解「Psycho」-精神病患的真相。



複習一下全球最知名的浴室


  希區考克一刀兩斷(登龍劍~)的手法,是為了打破我們對「懸疑片」的預設立場,進而在潛意識認同諾曼。兩位辦案人對我們不痛不癢,我們反而冷靜尋找/等待兇嫌何以致此的原因。蓮蓬頭的水不只撒在瑪麗安身上,也在我們發熱的腦袋上。為了強迫觀眾參與精神分析的遊戲,希區考克才創造出「上下部」的劇情結構。

左圖肉票贖回後,由戶倉警部在權藤家主持第一次會議。從人物配置上,
可以看出戶倉與權藤的角色比重互換。右圖的股東會議也同是如此。


  回來討論《天國與地獄》的下半部。當我們的認同轉向警方,並期待戸倉警部(仲代達矢飾演,22年後他扮演了《亂》的秀虎)冒險犯難的破案過程,卻被連番的會議打斷。「會議報告蒐證」,這種反復形式讓我們被安置在會議桌前,冷靜觀看案情的發展。隨著情報增加,警方越接近疑犯,我們就越了解他所處的低下階層。兇嫌漫步繁華街道,走向陰暗破敗的貧民區,立躺臥坐的吸毒者、流鶯、貧民、路倒屍散布在各個角落。喬裝的員警為當地人拒斥,相反的,兇嫌於此地自由漫步,暗示了他非屬外人。片尾,嫌犯與權藤在會客室相見,他說出了自己一直身處地獄,妒恨像是生活在天國權藤。此時我們終於了解,影片的上半部是身處「天國」的權藤所面臨的危機,下半部是尋找隱跡「地獄」的兇嫌

  現在可以聊聊表現手法。「天國篇」的場景為豪宅客廳,走廊與門口只供人物上下場用。攝影機的位置限定在客廳四面牆的一面,形成標準的鏡框式舞台。為了使畫面不會太過死板,同時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與彼此的權力關係,人物與鏡頭不時移動。如此,極為限縮的取景能仍塑造活潑有序的鏡頭。





  上圖這一組鏡頭展現人物的位置與心理狀態。圖A當眾人圍坐聽取權藤與嫌犯的通話錄音,錄音中權藤拒絕付款,他似乎有意逃避內疚感而走向景深處。圖B兩位父親的遙相對立,可以看出兩位的權力關係,權藤無法對青木表示什麼,於是轉向圖C與眾人對話。眾人聽到權藤發言而轉頭向他,聽到他的自辯之言後又紛紛轉回頭。圖D權藤自覺無味,兩位父親再次遙相佇立。圖EF受害者往門口走去,權藤的內疚感再次浮現,他躲往窗簾的角落。類似的情況在後續場景一再發生。





  上圖這一組長鏡頭可以看到黑澤明對視覺焦點的操作與精準運鏡。圖A綁匪來電,所有人的目光將焦點放在接電話的權藤身上。圖B綁匪告知可以讓肉票說話,權藤便將目光轉向肉票的父親。圖C權藤起身將話筒貼近青木,鏡頭隨之上升,我們便越過人群看到背景深處的權藤夫人,此時父親呼喊孩子,我們的目光又被拉下。當孩子的聲音結束後,鏡頭搖動至圖D,此時佔據畫面的兩人,正是付款贖人的反對派,而贊成派的夫人則在鏡頭遠端。


畫面對話中的兩人若是與攝影機平行,整體構圖將顯得平面呆版。用三角形構圖
可以有效的利用景深製造立體感。觀眾的視線追隨對話的三人,也較為自由靈動



  這一組長鏡頭,黑澤明展示了如何透過三角形扇形構圖活用景深並營造戲劇張力。圖A當權藤與戶倉警部談話時,青木佇立於畫面一端景深處。這時他插進兩人的對話,形成第一個三角構圖。青木開始連發善解人意的良心話語,要權藤不必為了孩子付款。圖C受不了良心轟炸的權藤走向他最愛的窗簾角落,此時三角構圖被破壞。導演便安排了光頭佬起身,重新穩固三角形。圖D鏡頭拉遠,眾人入境。青木轟炸機終於降落後,權藤在他的安全角落作道德抗爭。眾人形成扇形,頂點正是權藤另一端點的權藤夫人原是站著,同樣受不了良心轟炸,她坐下掩面哭泣,與權藤遙相呼應。





  這一組長鏡頭開場時權藤位於鏡頭深處只留剪影,讓我們以為決定付款後他心情低落。圖B眾人各有各忙,畫面顯得散亂不如先前嚴謹。圖C權藤走出景深處,主動幫忙安裝追蹤歹徒的陷阱皮箱。圖D即將破產的企業家坐在地上整備皮箱,我們原本擔心他無法振作,權藤卻頗為自得,顯示他已經提起勇氣準備面臨困境。這時我們才了解為何本場戲的人物對位散亂,是為了在此形成一個「圓」包裹權藤。走出黑暗的權藤靠著走廊的燈源打亮,成為一個自願受難的英雄ㄒ,眾人了解他的轉變後便起身致意。

  上面幾個案例可以看到黑澤明場面調度與鏡頭控制的功力。以上這幾組長鏡頭都超過了兩分鐘,截圖只是一小部分。黑澤明可以在不依靠剪接的狀況下,僅僅透過人物走位、鏡頭的搖攝與位移塑造活潑多變的場景。不才初看本片時並沒有特別留意鏡頭長短,只是在做截圖時才發現許多場景都是一鏡到底。能不露痕跡的做到這點,黑澤明不愧是電影天皇。


左上圖兇嫌將原先裝贖金的皮箱丟進焚化爐,權藤早先設置的染色劑陷阱在此見效。為黑白電影添增色彩,這招可說是淵遠流長,最早可以溯及1902年法國導演喬治·梅里愛(Georges Méliès)的《月球旅行記》(Le Voyage dans la lune。梅里愛不愧是初代特效大師,土法煉鋼直接在底片手工上色,上圖右下便出自《月球旅行記》。另一個經典案例來自1939年的《綠野仙蹤》(The Wizard of Oz),桃樂絲在叔叔家中的場景以仿舊的黑白照色調拍攝,直到她打開門進入奧茲國影片才轉為彩色(右上圖)。當然啦,提起黑白上色就不能忘記人人都愛的紅衣小女孩。



  「地獄篇」則使用開放的視角,讓員警多方採證,展現以橫濱為中心的地域全景(註一)。片尾跟蹤兇嫌一段頗為精彩,觀眾一方面要緊盯在流動人群中漫步的兇嫌,又忙著尋找喬裝改扮輪番上陣的員警。進入酒館後,紛亂吵雜的人群裡,我們不只要確認兇嫌與員警的位置,還要辨別毒販的蹤跡,可以說是一場「尋找威利」的遊戲。

上圖藍框為喬裝的員警,黃框為毒販





  進入貧民窟就是黑澤明的拿手好戲,強烈且精準的光影對比讓我們抽離了正常世界,走入晦暗混沌的底層。




  本文李不才集中討論鏡頭語言,不太想分析兩位主角,但為了完結本文還是姑且為之。黑澤明以上下部的模式做為對比,片尾兩人隔著玻璃窗相見,兩人的臉孔在玻璃窗反射的鏡像相融,不難看出導演有意拉平兩者的差異-權藤在商戰兵行險棋,破產後仍能重起爐灶。兇嫌長於困頓卻能成為醫科生,但「為仇恨而仇恨」又讓他犯下罪行。兇嫌將權藤從人生坦途拉下,使兩條平行線終於有了交點。導演想展示的是,罪惡與我們的平靜生活只有一線之隔,誰能保證下一個權藤不會泯滅良心?權藤的沉默反倒是一種事後驚醒,原來自己曾在善良的鋼索擺動,險些墮入罪惡深淵。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註一
  不才在找本片相關的地域資料時,發現不少日本網友已經製作了詳盡的場景考證,甚至做出今昔對比。讓李不才這個鍵盤俠大感汗顏。以下連結可供參考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◎身為文學控的黑澤明特別鍾情俄國文學,甚至兩次改編俄語名作(高爾基的《深淵》、杜斯妥也夫斯基的《白癡》)。《天國與地獄》中,我們看到兇嫌受到良好教育,他嘲諷性的語言也頗具哲學意味,從他的行為與背景不難看出這個角色受杜老爺《罪與罰》的影響。不才若要對這個角色深入探討,勢必重翻此本磚頭。奈何書被某位賤人借走失聯,只得作罷
◎本片「地獄篇」關於兇嫌的相關討論,不才在中有你有相關討論請自行參考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參考書目
《黑澤明的電影》,唐納德.里奇,海口:南海出版社
《重訪希區柯克》,羅賓.伍德,桂林: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