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

為港產電影存命脈-杜琪峰


  前文《倩女幽魂》寫到,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,港片便進入滑水道的直線加速區宣判死刑。這股低潮直到中港貿易協定(CEPA)簽訂,使港片得以合拍片模式取得中國上映權,避免與外國電影競爭有限的外片名額,才逐步累積復甦生氣。合拍片暢銷歸暢銷,但是否仍是「香港製作」就大有疑慮:《畫皮》(陳嘉上)、《龍門飛甲》(徐克)、《投名狀(陳可辛)說是哪個阿共導演導的也不違和。至於其他掛著合拍片名號,只是讓大陸演員軋一小角的更不計其數(《證人》、《線人》的張靜初,《十月圍城》的巴特爾、李宇春)

  合拍片蔚為主流,仍能堅守香港本土市場、並維持創作質量的導演,唯有杜琪峰。翻開老杜的導演經歷,真的會嚇死人。九七以前的作品有:《阿郎的故事》、《天若有情》、《威龍闖天關》、《東方三俠》等作。1996年自組公司「銀河映像」後,有《孤男寡女》、《我左眼看到鬼》、《鍾無艷》、《百年好合》、《嚦咕嚦咕新年財》等「養家活口」暢銷喜劇。但真正神勇的還是風格之作:《暗戰》、《槍火》、《PTU》、《黑社會》、《柔道龍虎榜》、《神探》、《文雀》、《大隻佬》、《奪命金》等等。可以這樣說,九七以後維持「港片」命脈者,唯有杜老爺

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《灰熊人》-讓我與自然同一


  「你喜歡山還是海?」我總會在面對自然景觀時,問身邊的朋友這個問題。當他們回答「海」,總讓我感到訝異。對我來說,海的無盡遼闊、規律吞吐,並未彰顯自然的包容與神祕,有的只是消滅自我的無盡惡意-它用無限壓倒了人、用「永恆」吞噬了「渺小的存有」。也因此,我總懷疑喜歡海的人,心中有結,必須透過龐大壓倒性的「客體」,消融「有結的主體」,藉此得到暫時的安寧。

  我的答案是「喜歡山」。在南投讀書的日子,如果翹課天氣晴,我會騎著小綿羊亂晃,找一個無人的地段,靜看山色。曾經有一年,學校在日月潭辦活動,深夜的營火已經升起,我與兩個朋友背對火光沿岸亂晃。透著暗藍色水光的黑暗中,我隨口說了一句很想跳進湖裡。身旁兩人卻能領會,與自然同一的靜靜喜悅。也因此,當有人看到風景便急著大喊「好美」,總會讓我替人害臊:自然就這麼膚淺 

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
《倩女幽魂》-俠之小者


  《倩女幽魂》大概是六年級與七年級頭段班共有回憶。李不才還在國小流鼻水,每隔一段時間便要直奔錄影帶出租店,找《倩女幽魂》新作。對小鬼頭來說,本系列的看點當然是燕赤霞(午馬)的「天地無極、乾坤借法」、一葉知秋(張學友)的「Money Money Home、風火雷電霹」,以及姥姥的舌頭、普渡慈航(劉洵)的靠北歌聲。但隨年紀漸長,看點終於轉回當年讓我很無感的聶小倩與寧采臣,「人間無情鬼有情」的世界。在張國榮與黃霑逝世、王祖賢退隱的今日,重看此片又多了點唏噓。

  《倩女幽魂》不只票房得意,文化影響同樣深刻。從前神怪片是剛性、男性體裁;如《殭屍先生》系列、《鬼打鬼》系列,看點都在九叔、張大膽等男角驅鬼逐妖。再偏一點,便是劉鎮偉(菩提老祖)的笑鬧鬼片。《倩女幽魂》橫空出世後,女性/女鬼為主的神怪片方為風潮:後續跟風之作有《畫魂》、《菩提幽魂》(張敏超正!)、《千年女妖》、《捉鬼合家歡2》等作。這些跟風之作有好有壞,但講起女鬼仍是小倩姊姊豔冠群芳。

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「微」傷害一下台灣的翻譯出版


  在閱讀甘地(Mohandas Gandhi, 1869-1948)的相關資料時,甘地曾自述,美國文學家梭羅(Henry Thoreau, 1817-1862)的《論公民不服從的責任》演講稿,影響甘地組織「不合作運動」與非暴力革命。上網看一下,發現紅桌文化出版《公民,不服從!》有收錄本文,便訂購閱讀。拿到書,讀後感-五味雜陳。與書的內容無關,與譯者與出版有關。 

  多媒體時代,期待人們可以保持閱讀量,在原本就是超功利社會將閱讀視為無用之物的台灣,出版寒冬本是不可逆轉。為了留住老顧客、開創新客源,出版社自然也在行銷包裝、出版取向做了許多努力。李不才逛繁體書店不是太勤勞,但台灣書籍的精美的設計與創意總是令人驚艷:氣泡封面(《失戀排行榜》)、鐵盒外裝(《往前往後都是團圓》)、信封包裝的《福爾摩斯先生收》,其中夏宇與李格第的詩集《那隻斑馬》更是絕品;內頁切割為上下兩部,可各自獨立翻頁,內頁色彩又依章節各有不同,當真繽紛美妙。至於一般書籍,美術設計一樣強勢,務使停留你的目光(註:近年大陸出版開始提升設計與行銷方法,大量的「精裝」版傷害讀者荷包【幹!】。但總體言,台灣出版業於此仍遙遙領先)

圖書照片引用自博客來
  

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

《守護者》-冷戰擊垮了超級英雄 (三)彩蛋補遺



   前面兩篇文章,已把劇情相關的事件說明,本篇可以輕鬆一點,補遺一下有趣的隱藏梗。開始本文前,先來幹譙一下導演Zack Snider根本是喪心病狂,在每個敘事銜接、場景布置、鏡頭剪輯都埋了無數梗,構築了超擬真的時空背景、敘事動因、與人物性格。

  靈絲一代的退休暨懷孕慶祝會。構圖毫無疑問來自文藝復興天王達文西(Leonardo da Vinci, 1452-1519 )的《最後的晚餐》(The Last Supper , 1498)。下圖用紅框框起來的人物為背叛基督的猶大,而片中由笑匠繼承此位置。有趣的是,耶穌吃完這頓飯後去送死,靈絲與笑匠卻生下了讓「神-曼哈頓」願意保衛地球的靈絲二代。附帶一提,原作保存狀況差,是因為天才很白爛,想用自己開發的顏料,結果沒幾年就壞光光。  

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

《守護者》-冷戰擊垮了超級英雄 (二)神話破滅



  有了這麼落落長的背景認識,就可以來看看《守護者》的改編:《守護者》背景訂於1985年,蘇聯正準備介入阿富汗內戰。在史實上,1989東歐共產國家就跟堆骨牌一樣,一個倒一個。早在軍備與太空競賽,就耗盡了俄國的生產力。而七零年代石油危機後,俄國並未於此中完成產業轉型,導致八零年代戈巴契夫等改革派欲推行「改革開放」,心有餘而力不足。而各共產加盟國,一向靠蘇聯支柱(金援與貿易市場),老蘇自顧不暇,加之各國經濟改革與民族獨立需求,骨牌效應自不意外。

反戰運動期間,正值嬉皮鼎盛期。嬉皮自稱"花的孩子"
當軍隊維持遊行現場和平時,參加的男女便會將花朵插入
槍管。但反戰遊行也不是每次都安全下莊:1970年,俄亥
俄州肯特大學學生遭國民警衛隊生射擊,造成4人死亡
  全片最重要的歷史改編,應屬越戰出動了曼哈頓博士(Doctor Manhattan),使南越統一北越。前文說過,冷戰的要義在於「平衡勢力」,曼哈頓博士此種犯規的存在,等同於出動核武攻打越共。此段改編還有一項個重要的意義:越戰期間,正值美國解放運動大張旗鼓,並以反越戰作為高潮。此次運動可說是二戰後第一波公民運動高潮;它跨越不同國家與不同階級(以學生為主),同時爭取平權(黑人、婦女)、個人解放(性解放)、社會改革(實施社會主義)。二戰結束後,第一世界各國皆收緊了本國的政治自由度,並以凱因斯經濟學(Keynesian economics)作為經濟政策,用充分就業與社會福利維持社會安定。而六零年代的解放運動,便是戰後一代與父輩(二戰世代)切割之舉。改編美軍戰勝越南,能有效封堵社會輿論與解放運動。

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

《守護者》-冷戰擊垮了超級英雄 (一)歷史背景



  與古董時代的《超人》(Superman, 1978)、《蝙蝠俠》(Batman, 1989)相比,21世紀的英雄電影,更注重人性衝突與道德選擇,提升了電影深度。最為經典的例子當然是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執導的《暗黑騎士》(Dark Knight)三部曲。但總的來說,這波美漫浪潮,仍如大衛柯能堡(David Cronenberg)所言:「拍給小孩子看的。」

  這波潮流中,卻有一個非主流的作品-《守護者》(Watchmen, 2009 )超級英雄販賣的是男性沙文主義(大塊肌肉大塊胸部)與國家主義(世界警察又維護了世界和平)。坦白說,這種結構根本就老梗到不行;從美國有電影工業伊始,西部片便承擔此一功能(註:1903年《火車大劫案》The Great Train Robbery宣示了西部片的到來。國族神話說明了為何早已退出主流的西部片,在每個世代總會有大導重執此題材-對美國立國神話的追想,如《殺無赦》(Unforgiven, 1992)、《絕殺令(Django Unchained, 2012))《守護者》的特異之處在於,它是「反超級英雄」、「反帝國神話」的創作

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

《E.T.外星人》-看見真正的史匹柏



  「最偉大的導演」這種標題引起的戰意,大概就如九把刀與金庸誰該拿諾貝爾文學獎、奶茶該不該加珍珠一樣,除了引起失焦的紛爭外,毫無意義。但題目換成「最成功的導演」,答案毫無疑問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。從七零年代開始,史匹婆便能穩定推出賣座轟動、影響電影工業的作品,以時間排序:七零年代有《大白鯊》、《第三類接觸》,八零年代的印第安那瓊斯三部曲、《E.T.外星人》,九零年代有《侏儸紀公園》、《辛德勒的名單》、《搶救雷恩大兵》,即便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火力稍減,仍能推出《關鍵報告》、《神鬼交鋒》、《世界大戰》、《林肯》、等作。 

  拍出好作品並不是最難得的事,史匹婆的恐怖在於,從影四十年與時俱進,不斷挖掘各類題材、樹立經典。相近時間出道的天王導演柯波拉Francis Coppola,代表作《教父》)、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,九零年代後無甚佳作。單以續航力而論,可能僅有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與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堪可比擬George Lucas

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

《時光機器》-掐頭去尾的H. G. Wells

  科幻電影,時空穿梭是極受歡迎的題材;改變命運(《黑洞頻率》、《蝴蝶效應》、《扭轉奇蹟》)、或拯救人類(《魔鬼終結者》、《迴路殺手》),時空穿梭已成為科幻的神主牌,怎麼拍怎麼賣。《回到未來》三部曲,更奠定王者地位。歸根究柢,穿越之所以能讓觀眾買單、片商爽歪歪,無非抓緊了一個想像:「早知當初,是否如此?」當文明進入現代化後,地理空間、訊息傳遞、各種物質皆已被征服,慾望無窮的人們便開始把歪腦筋動向「時間」 
  
  《回到未來》,馬蒂便駕著DMC-12跑車,扭轉雙親的過去、兒女的未來。《回到未來》雖為時空穿梭經典作,但論「血統純正」卻是不叫好也不叫座的《時光機器》(The Time Machine, 2002),改編自英國小說家H. G.威爾斯(H. G. Wells, 1866-1946)189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。在H. G.威爾斯創作《時光機器》前,世上並無時間旅行之作;甚至可以說,人們將「時間」作為探索的對象,是近代的產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