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「微」傷害一下台灣的翻譯出版


  在閱讀甘地(Mohandas Gandhi, 1869-1948)的相關資料時,甘地曾自述,美國文學家梭羅(Henry Thoreau, 1817-1862)的《論公民不服從的責任》演講稿,影響甘地組織「不合作運動」與非暴力革命。上網看一下,發現紅桌文化出版《公民,不服從!》有收錄本文,便訂購閱讀。拿到書,讀後感-五味雜陳。與書的內容無關,與譯者與出版有關。 

  多媒體時代,期待人們可以保持閱讀量,在原本就是超功利社會將閱讀視為無用之物的台灣,出版寒冬本是不可逆轉。為了留住老顧客、開創新客源,出版社自然也在行銷包裝、出版取向做了許多努力。李不才逛繁體書店不是太勤勞,但台灣書籍的精美的設計與創意總是令人驚艷:氣泡封面(《失戀排行榜》)、鐵盒外裝(《往前往後都是團圓》)、信封包裝的《福爾摩斯先生收》,其中夏宇與李格第的詩集《那隻斑馬》更是絕品;內頁切割為上下兩部,可各自獨立翻頁,內頁色彩又依章節各有不同,當真繽紛美妙。至於一般書籍,美術設計一樣強勢,務使停留你的目光(註:近年大陸出版開始提升設計與行銷方法,大量的「精裝」版傷害讀者荷包【幹!】。但總體言,台灣出版業於此仍遙遙領先)

圖書照片引用自博客來
  
   翻譯文學也很懂得迎合國人口味-英美與日本文學強勢佔據,其他語言實屬點綴。英美雄霸大眾文化與主流媒體,對台灣人而言文化歧異度較低,自然好推銷。「台日友好」就更不用說了。也因此,近年英美與日本境內「各類文學獎」得主的作品,出版社亦步亦趨的跟進,深怕落於潮流之外。 

品欽百科全書式的背景知識、反情節與反  
語言的書寫風格,讓出版社卻步,頗有吃
軟不吃硬之嫌。李不才當年看完《拍賣第
四十九批》這本入門作,便宣告不治
   相較於當代文學,經典文學很明顯被打入冷宮。推究原因如下:一、讀者不買單: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,有著一定的閱讀門檻。讀者必須接受歷史與文化背景、思潮差異、創作風格等考驗,才能享受此樂。二、適切的譯者難尋:在文體掌握、學術知識,甚至是作者文學體系的互文性、作品所受影響、同代與後代的接受史,在在考驗譯者的功力(這裡就可以順便「尻say」一下,後現代小說天王、美國【美國吔!】呼聲最高的諾貝爾獎【諾貝爾吔!】得主-品欽Thomas Pynchon,倒是被出版社閃得一乾二淨)。舉例來說,安伯托艾可(Umberto Eco)的《玫瑰的名字》(The Name of the Rose, 1980)涉及基督教、中世紀史、美術史、文學理論、符號學,原作者本身就是天王學者,譯者若不能在同一高度,很難想像譯作的質量-極端一點說,一本譯著的質量,光看註釋便可以辨別。

  為配合國人的閱讀習慣,出版社也適時推出「輕薄短小」的「微經典」-推出名家的篇幅不長的作品獨立成冊。在書本大小上,出版社亦作「微調」:「微經典」拉大行距,上內頁上邊與底邊擴大留白(我是花錢買白紙嗎?)。最經典的是紙張磅數:「微經典」使用較高的紙張磅數,讓你有看完「一本書」的成就感。大部頭的著作便降低紙張磅數,讓一本書「巨作」看起來太像磚頭。開數的操作也同樣如此-小者放大、大者縮小,好一個平等主義 

  再來談談翻譯習慣。兩岸的翻譯方法,中國為「直譯」,台灣為「意譯」。「直譯」保留原作句型,對推想原文書寫很有幫助,至於吞不吞得下去純屬個人口味。而「意譯」就很「自由心證」;改變句型、吃字,都還是可接受範圍,最怕就是譯者「融會貫通」,不算創作大概也是改寫了。

梭羅因反對美國對墨西哥發動殖民戰爭,1846
抗稅入獄。好萊塢還很無恥的拍攝《邊城英烈傳》
(The Alamo, 1960)美化侵略事實。2004年本片重
拍為《圍城13(The Alamo),賠得慘兮兮,不才
爽得笑呵呵。梭羅以抗稅抵抗暴政,實為不合作
運動的先鋒
  用語選擇也是很大問題。就從《公民,不服從!》為例,譯者使用當代口語如「沒營養」等。讀過《湖濱散記》(Walden, 1854)應該知道,梭羅極富宗教氣息,並致力於調和「個人與自然存在」。即便《公民,不服從!》選自演講稿,也很難想像梭羅的句尾會大量使用「囉」、「呢」、「吧」等語尾。使用口語結構與用字,可以讓讀者無障地閱讀,但是否偏離了梭羅的「文學系統」,仍有待商議

  最後再來幹譙一下台灣的學術生態:台灣對「原文」的無限上綱,簡直有病!中國學者可以透過翻譯升等,因此,大學能組織出版社與出版計畫。有了這項基礎,學術用書與純文學吸引學者進入,累積可觀的翻譯量(這裡也必須說,為升等而翻譯、為出版而出版的老鼠屎也不是一顆兩顆)。台灣缺少這項制度,表面上好像很鼓勵原創,實際上,是否每個學者都這麼「原創」,我想應該不用說也不是秘密。法國結構主義大師羅蘭巴特(Roland Barthes),天王中的天王,外文能力卻很兩光。如果他在台灣念書,大概會被「原文書基本教義派」當作蠢材、下放去考公務員吧!

  幹譙這麼多,有點傷害本國人民情感,還是平衡報導一下:除去大出版社,台灣小出版社的活力令人驚艷,選書與翻譯都是一時之選,如行人、南方家園等。且台灣並無邪惡的審查制度,光出版自由就八死阿共仔(按:阿共仔自行排毒不是新聞,香港出版的《香港簡史》可以弄出兩個版本,對香港的言論自由才是警訊)。至於瘋狂轟炸排行榜、佔據展示區、名人推薦、不可不看、一生、看了潮吹的巨作,各位看官還是看緊荷包吧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