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

《窈窕淑女》-……結局以後?


  李不才說不上是奧黛莉赫本(Audrey Hepburn)的影迷,她的作品也只看過《羅馬假期》(Roman Holiday, 1953)與《窈窕淑女》(My Fair Lady, 1964)。《羅馬假期》作為史上最成功的觀光影片與摩托車廣告,確實有趣好看,歷久不衰。至於《窈窕淑女》,除了「麻雀變鳳凰」的經典情節,劇本與原作的差異才是我的注目焦點

  《窈窕淑女》原作為愛爾蘭/英國作家蕭伯納(George Bernard Shaw, 1856-1950)的劇作《皮格馬利翁(Pygmalion, 1913)。「皮格馬利翁」典出羅馬作家奧維德(Ovid, 43 BC-?)變形記(Metamorphoses):「皮格馬利翁見過這些女人荒淫的生活,深深厭惡女性天生的壞胚種作出這許多見不得人的事,決定過單身身活他憑著神奇的手藝,在雪白的象牙又雕又琢,雕出了一尊女像他愛上了自己的作品。」皮格馬利翁為石像穿戴華美的服飾,以鮮花與寶石裝飾,他親吻並與石像說話,甚至與石像共寢(有種大理石充氣娃娃感)。在向愛神維納斯許願後,石像變成人,皮格馬利翁與她成婚,並由愛神主持婚禮。蕭伯納擷取了故事意象-憎恨世俗女性的藝術家,如何一手打造理想中的女性-但結局是否如神話完美呢

 上圖皆為法國畫家Jean-Leon Gerome(1824-1904)所作


  蕭伯納出生於愛爾蘭的鄉紳階級,家庭卻逐步走向衰敗。十五歲時,蕭伯納不得不中輟成為地產公司職員。五年後,他開愛爾蘭移居至倫敦,開始不太順遂的文壇起步。在蕭伯納成為劇作家前,他首先是個社會改革者。他加入了由溫和社會主義者所組成的費邊社(Fabian Society),並為社團多次發表文章與街頭演講。在此期間,蕭伯納多方研究經濟學、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,並將《資本論》奉為圭臬。早年貧而不困的生活,與社會改良運動,深深影響蕭伯納的寫作。經過幾次失敗的小說創作後,時任劇評人的蕭伯納轉投劇本創作。當時由挪威作家易卜生(Henrik Ibsen, 1828-1906)燒起的寫實主義大火,正在全歐延燒-易卜生將戲劇提升到「真實生活的反映」,在劇場揭開社會弊病,此類劇作被稱為「社會問題劇」。在英國,蕭伯納便是最初一批的易卜生傳道者。

  簡單介紹蕭伯納的背景後,讀者可能要問:這是以喜劇與幽默聞名的大師嗎?會不會太不藝術而太過政治了?事實上蕭伯納的戲劇生涯正如他的文學生涯,並不是一開始就順風順水。他的早期劇作屢屢冒犯時人的敏感神經,讓劇場經紀人不願犯險上演。以婦女賣淫為題的《華倫夫人的職業》(Mrs. Warren's Profession, 1893)更是禁演多年(按:不才很不想使用「婦女賣淫」這種封建字眼,但想不出方便行文使用的用詞,只能將就)。所幸,劇本的銷路不錯,在國外也取得了不錯的演出成績。不願受限於票房壓力的小劇場亦多次上演他的劇作,使蕭伯納聲譽益隆。

  這麼嚴肅的喜劇作家,為何會創作出《窈窕淑女》?本劇原不是愛情喜劇,反倒是彰顯了幾項蕭氏的經典命題:獨立自主的「新女性」作家的自我投影

  先討論「新女性」。在婦女權益不彰的年代,蕭伯納創作出許多反傳統的女性形象-他們自力更生,不依附男性,玩起資本主義可以比男性更透徹。到了追求情愛時,更能將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-男性仍愚蠢地以浪漫與金錢求愛時,蕭伯納的新女性正準備投身就業市場,或者早準備了多個備胎。坦白說,蕭伯納塑造的婦女形象非常無趣,既不「婦」也不「女」。雖說如此,當新女性開始與男性抬槓,看到愚蠢老派的男性節節敗退,又讓人忍不住拍手叫好。 

    蕭伯納作為社會改革者有個知名的矛盾:他像憎惡資產階級一樣討樣無產者。「貧窮產生罪惡」,
    他並不相信無產者能脫離自身處境達到革命的高度。因此,在他筆下的無產者不會出現高大偉岸的
    人物,更別說引領革命。伊麗莎與她的父親便是代表,無知且骯髒。但蕭伯納也很懂得保有基本的
    政治正確,偶爾由這些小人物說出現代社會的警語,刺激一下有產者的良心



   作為「新女性」伊莉莎(Eliza),「賣花女」懂得如何在大街討生活,有時販賣苦情,有時耍些小聰明獲取收入。當她有知道有機會提高社經地位時,便能鼓起勇氣,隻身來到資產階級的金窩登門求教。劇末,伊莉莎與希金斯的爭執在於取得「尊重」-皮格馬律翁的石像徵求如同「人」一般的待遇-當她以「我要當老師(鬼塚)」時,希金斯暴怒如同內山田主任。這裡,我們看到了易卜生《玩偶之家》(A Doll's House, 1879)的回響;婦女經濟獨立後,便不再是男人與家庭的玩偶擺飾

  作家自我投射」是蕭伯納最有興趣也是最無聊的部份。作為「社會問題劇」的繼承人,他並未跟隨易卜生的創作手法。易卜生創作堅實可靠的語境/故事背景,並讓每個角色的心理活動都與他們的性格與外在條件相符。因此,他的劇作內容嚴肅也真實感人。蕭伯納僅繼承了「暴露社會問題」的精神,其他的手法皆為自家出廠。用他的話來說,他的戲劇可稱為「演說劇」:先用喜劇的糖衣吸引觀眾,再開始沒完沒了地討論哲學與社會問題。單就這點確實很符合「費邊社」的活動-一群有教養的中產階級,龜在舒服的小客廳內高談闊論。而這些長段演講詞既然是作者的思想精華,自然不會讓雜魚角色念出。因此,主角一方面要扮演劇中的腳色,另一方面又要披上蕭伯納的哲學囚衣,兩者間的界線自然是越來越模糊


  事實上蕭伯納不論私人或公眾形象皆是矛盾的綜合體:以喜劇聞名卻專搞政治活動、自詡為無神主義者卻保守謹慎(素食、戒酒、三十處男)、參與社會主義改革卻貶斥無產者、身為藝術創作者卻極為厭惡沒有「主義」的藝術家(王爾德Oscar Wilde, 1854-1900)。要解釋這些矛盾要先理解,蕭伯納是以一個社會主義者的身分從事創作,剩下的問題是如何包裝不討喜的產品創造蕭伯納品牌,並經營有效的群眾理論。因此,蕭伯納的自我矛盾是精打細算的矛盾。他當然是一個進步思想的擁護者,卻有時也是違背本性的強做姿態。

  現在來看看希金斯體現的蕭伯納元素:人文學科的頂尖人才、性格與言詞尖銳、極端的厭惡女性。前兩點都可以直接對應蕭伯納,倒是女性憎惡可以好好談一談。

  蕭伯納的道德保守會讓人吃驚:他吃素、不喝酒,到了三十歲才有性經驗。按照他的說法,一個浸淫在藝術並投身社會改革的人,慾望早已昇華,化為各類創作活動的精力。這並不是說他是一個禁慾主義者,事實上蕭伯納也喜好追求女孩子,正確地說是喜歡追求女孩子的氛圍-女性與情愛是藝術家的創作來源,但千萬不要跟她們認真談戀愛,不然她們會用家庭昇華打碎一切美好幻想。也因此,老蕭一直到了四十二歲才結婚。由此而觀,希金斯是老蕭的繼承人,他堅守獨身主義,浸淫在學術領域,他抹去了性別差異,只以才情評斷人的價值。

字太多趕快貼一下赫本美圖保養眼睛。演出本片時,赫本已經35歲,坦白說要扮演一個不知世事的小
丫頭,確實有點勉強。而伊萊莎這個腳色太多誇張的表情,赫本用力演出的結果,讓我看了頗為心痛


  最後,我們來到了電影與劇作的最大差異-皮革馬律翁是否娶了他的創造物?原作並無任何暗示愛情的場景,甚至到了最終幕,兩人爭吵時,希斯金反倒大方地提了幾個方案讓伊麗莎不用流落街頭:讓她嫁給皮克林上校(Pickering)、或者由希斯金母親安排相親。當伊麗莎提出要嫁給弗萊迪時,才真正讓希斯金動怒,但這也與愛情無關;弗萊迪家族窮得只剩下外殼,而他的工作仍無著落。伊麗莎以轉行當老師」,決心自力更生後,首次贏得希金斯的尊重,他仍自負的以為伊萊莎將會回到他家,成為他與上校的同居朋友。伊萊莎只說了永遠不見、自己的東西自己去買吧。一個完全沒有羅曼史的劇本,不是嗎?

  為了避免本劇被誤解為浪漫喜劇,蕭伯納又寫了落落長的後記,描述每個人的生活。伊萊莎與弗萊迪結婚了,在上校與希金斯的支助下,兩人開了花店,當起了老闆。單單這樣還不夠,蕭伯納認為要更進一步的削弱讀者對劇作的美好幻想-花店的生意七零八落,兩人受的教育與訓練完全與經營一個店面無關。幸得上校與希金斯的幫助才渡過難關。至於希金斯,他只是伊萊莎第三個父親:杜利特生她,皮克林上校給她愛與尊重,希金斯則是那個任性女兒的受氣包。後記的結尾是:「伽拉忒亞(石像)決不會真正喜歡皮格馬利翁,他們的關係太莊嚴了,不會完全令人愉快。



  儘管蕭伯納千方百計摧毀本劇的浪漫色彩,但仍無阻擋人們對它的改編:1938年的電影版便將結局改編為完美結局,其後的版本大抵都歸於此類。但滿足了觀眾情感不等於滿足了電影的完整性,大幅改編才能脫離蕭伯納的魔掌。首先兩人的性格、階級、年齡、文化教養差距太大,難以跨越。而蕭氏筆下的「新女性」與「作者投影」更是難以撮合。《窈窕淑女》除了結局改編,其餘只對原作做出了細節變動,未能克服劇本的硬傷。放空聽音樂或者純欣賞奧黛麗赫本倒無所謂,認真細想難免發現蕭伯納的幽靈。因此,本片僅推薦給愛看歌舞片與赫本的影迷。

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結束本文前特別推薦兩部改編作,《麻雀變鳳凰》(Pretty Woman, 1990)與《公子多情》(1988)。《麻雀變鳳凰》為茱莉亞羅勃茲(Julia Roberts)成名作,「鳳凰女」的稱號便是由此而來。本片將時間軸拉到了現代,階級差異更為顯著,賣花女的腳色直接轉為賣春女。《公子多情》則更為有趣:除了男女的立場顛倒,更將中港關係溶入的階級差異。至於可看性,拜託,有年輕的周潤發和梅艷芳,還需要討論可看性嗎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            與本文全文關聯。李不才小時候頗為喜愛的卡通《七海遊龍》(ピグマリオ),日文
            原意便是皮格馬利翁。故事講述神人混血兒庫德王子,為了解救被妖魔石化的媽媽,
            踏上冒險旅程。原作漫畫由和田慎二創作,是李不才接觸過的漫畫作品中,唯一能
            創作出完整的神話世界觀,是極為難得的佳作,在此特別推薦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本文參考書目:
《諾貝爾文學獎選集》,台灣:環華百科出版社
諾貝爾文學獎全集,台灣:遠景出版社
《變形記》,奧維德著,台灣:書林出版社
《現代戲劇批評》,艾瑞克.班特萊著,台灣:聯鳴出版社
《華倫夫人的職業》,蕭伯納著,中國:上海譯文出版社
《現代戲劇理論與實踐》,J.L斯泰恩著,中國:中國戲劇出版社
《蕭伯納傳》,赫里斯著,中國:團結出版社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